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

物業道德

去年地震,六年前的沙士,面對空前的危難,買樓人表現出來的質素,並不比港人低。危難只發生在一時一地http://www.hkatv.com/,日常生活卻是細水長流,天天面對。人的良好質素不應要待「時窮節乃現」,更應在平時生活中展現。地產提出要文明生活、和諧社會,口號和理論不少。相比起來,香港的商業社會形象,往往被批評為多計較短視利益而缺乏遠大法律,對於一些氣魄魁宏的偉大理念,港人甚至覺得肉麻,這可從內地和香港廣告口號的比較顯示出來。裝修並非沒有理想,而是不崇尚空談,反而比較成功把一些理想原則融會進日常生活。業主http://www.hkpropertyking.com/design/interior_design/1240409194.html社會教育的成功之處,是一些推己及人、或者愛人如己、公德公義的租客,切實影響到不少人的日常生活,自然地在思想言行中流露。要提升國民質素,香港多年來從事公民教育的經驗,或許有值得交流借鑑的地方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